樊锦诗:白天想敦煌 晚上梦敦煌
发布日期:2020-05-19 10:48:00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这是“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”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。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樊锦诗在莫高窟。新华社发(孙志军 摄)

在莫高窟15公里外,有一个似流沙又似流水的土黄色流线型建筑——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。游客先在这里观看数字电影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,再前往窟区领略它历史的风姿。

樊锦诗:莫高窟1979年开放时,一年游客不到2万人。游客从10万人增长到20万人,用了15年。从20万人增长到30万人,仅仅用了3年。2001年,莫高窟的游客达到31万人。西部大开发、旅游大发展,游客只会越来越多,怎么办?莫高窟的洞子都不大,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洞子就算中等洞窟了。一天进入成千上万人,那是什么概念?

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,不让游客看也不行。我花了两年时间想这个事,把人愁死了。后来,我们开始做游客承载量研究,做很细的调查——洞窟温度、相对湿度、游客数量、洞窟病害等统统要调查研究。还要做模拟实验,比如游客进入洞子后,温度湿度变化与病害的相关性。

人数肯定要控制。无限制进人,不仅文物受破坏,观众也看不好。到了黄金周,我挤到200人的大洞子里,就只能看到男同志的后背和后脑勺,再就是抬头看窟顶。

除了做承载量研究,我们还加上了网上预约、线上支付。游客先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看电影,再统一乘坐大巴去看洞窟。

我们还有应急预案。人们在北京上海可以不看这个看那个,但人们到敦煌的第一目标就是莫高窟。暑期、长假时开放最多1.2万人的应急参观,游客不看电影,看4个洞子(正常参观是8个),还能看美术馆、陈列馆。

游客不能再超了。我们提倡负责任的旅游,不一味想着门票和钞票,要为文物负责、对游客负责。

保护、研究、弘扬,是从上世纪中叶起敦煌研究院确定的三大使命。樊锦诗也一以贯之,将其发扬光大。

樊锦诗:我们建立了抢救性保护体系和预防性保护体系,建立了我国唯一一个文物领域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

一方面,从壁画材料入手,科学分析它的构成,去研究它为啥生病,用什么材料修复更好。文物保护必须遵守最小干预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。不能拍脑袋就修,而是要评估价值和现状,针对不同材料、不同病害、不同工艺来修复。另一方面,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。文物和人一样,要健康就得预防。洞窟微环境、病害、洪水风沙、森林植被等都要监测。从监测数据看洞窟是否稳定,不稳定就得关注,必要时就得采取措施。

莫高窟的专业性很强,涉及艺术、历史等众多人文学科。研究院有一批历史、文学、考古、宗教、民俗等领域的人文学者,他们通过对壁画、文献的深入研究,将莫高窟的内涵和价值挖掘出来。敦煌研究院现在已经出版四五百部专著、发表3000多篇文章,是全球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。

同时,我们还在做文化弘扬工作。我们得把讲解员培养好。

2015年,樊锦诗从敦煌研究院院长一职卸任。她评价自己“接了一次接力棒,做了一个过程”,遗产保护仍需一代代人推动。

樊锦诗:我白天想敦煌,晚上梦敦煌。只要一息尚存,就要为敦煌努力。但更多的事业还要靠年轻人去做,我希望年轻人能继承老一辈“坚守大漠、甘于奉献、勇于担当、开拓进取”的“莫高精神”。只要莫高窟存在,敦煌研究院就要陪伴它,不断探索前进。接力棒总要一代代传下去,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。